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专家咨询会在北京举行-江南手机网页版登录入口
更新时间:2025-07-08 01:50:01
专家在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咨询会上建议应继续推进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建设中国绿色时报5月26日报道(记者:温雅莉)5月24日,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专家咨询会在北京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国舫、石玉麟等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为持续有效推进京津风沙源治理、促进工程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专家一致认为,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实施10年来,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对减轻京津地区的沙尘危害、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牧民生活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工程区植被明显恢复,生态恶化的趋势得到控制,原有植被得到了有效保护和恢复,林草植被覆盖率显著提高,林草面积扩大,地表起沙得到有效遏制,流动沙丘得到初步治理,连片的生态防护林发挥了明显的防护功能,起到了调节气候、保持水土、阻挡风沙、遏制土地沙化的作用。同时,工程建设对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工程区农民生活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专家表示,京津风沙源区沙化土地治理是一个漫长、艰苦的过程。
京津地区特殊的政治和经济地位,决定了持续推进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不仅是一项生态工程,还是一项民生工程,继续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改善民生的需要。根据影响京津地区沙尘天气的传输路径,专家提出,应适当扩大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治理范围,从总体上更有效地减轻京津地区的风沙危害,有效降低浮尘天气对京津地区的影响。专家建议,要实现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应进一步巩固、完善和提高工程的建设成果,并从根本上减轻京津地区沙尘危害。
应加强工程区效益监测,建立科学的监测体系,实行宏观监测与定点监测相结合,全面、客观、科学地评价京津工程的治理成效。工程建设应把加强生态建设与沙区产业发展相结合,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提高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对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贡献率。工程治理方面应分区施策、因地制宜,在巩固工程建设成果的基础上稳步推进沙化土地治理,最终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同时,应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加强防沙治沙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对工程区后续产业发展进行政策性扶持,完善防沙治沙的体制机制保障。
本文关键词:江南手机网页版登录入口
本文来源:江南手机网页版登录入口-www.golf1688.com